top of p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都市垂直校園:台北普林思頓國際學校

〔國際學校小學。松山。台北〕〔教育空間。室內設計。景觀設計〕

高清封面.jpg

低層高密度的街廓,必然往垂直向度發展,

而垂直校園動線上效率更高。

一二層以圖書大階梯貫通;

三到五層為年級教室,豎向可及性最高,

六到八層為科目教室,設計上強化科目主題,

九樓十樓為多功能演藝中心、體育中心。

 

年級教室打造學習型教學環境,

使孩子課堂外也閱讀創作、表現與同儕互動;

設計弧形創作走廊,融入小舞台、創作塗鴉、

展示板、照片牆;五邊形教室形成學習角,

下課時孩子能或坐或臥在角落學習。

 

四樓以上遠眺視野良好,

優美的城市文脈與山水景觀為教材的一部分。

體能活動區通透的圍牆垂直綠化,

呈現友善城市界面,也為城市創造亮麗風景。

項目名稱|台北普林思頓國際學校

基地面積|7800 ㎡

設計日期|2020年1月至9月

工程日期|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​

​更多作品介紹請點擊: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微信
2-2.jpg
台北城市纹理: 低層高密度街廓v.s.信義計畫區
3-2.jpg
台北市國際學校地圖
4-2.jpg
基地位於台北市核心區,為良好的商住街區,周邊四層以下民宅為主
5-2.jpg
基地周邊環境,項目用地約40米X40米見方,三面臨道路
6-2.jpg
鳥瞰效果圖
7gif.jpg
豎向功能布局發展,因騎樓及高度規範,基底面積受限,建築必須朝垂直向度發展
8-2.jpg
垂直校園功能布局
9-2.jpg
兼具接待、教學、演講、展示、表演、圖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廳
11-5.jpg
書架與階梯、座椅結合,大階梯本身就是一座立體的圖書館
12-5.jpg
大廳剖面透視圖
13-4.jpg
年級教室層平面布局
14-3.jpg
弧形創作走廊元素豐富,使創作、學習、互動、表現能時刻發生
15-2.jpg
特色的五邊形教室空間,形成了圖書角、資訊角
16-2.jpg
結合科學與藝術一體的展示走廊
17-1.jpg
科學教室以躍動的線條表現科技感,以等科學元素裝點空間
18.jpg
以幾何元素打造充滿藝術感的美術教室
19.jpg
九樓主要作為多功能演藝中心拱形線條烘托舞台效果
20.jpg
十樓作為多功能體育中心以墻面運動元素豐富空間活力與氛圍
21.jpg
多功能體育中心層平面布局
22.jpg
地下一層接送區域
23.jpg
車道進入地下一層入口,秩序感鮮明,以地面線條與燈具布置,強化線性交通路徑及接送區域
24.jpg
學生等候梯廳與家長接送區
25.jpg
學生等候梯廳
27.jpg
入口大門延續建築立面垂直線條
28.jpg
雙門框強化了入口意向,以宛如手勢的雙框打造入口大門,門扇與圍墻延續立面垂直線條
29.jpg
大門、雨棚、門廳之間,雨棚遮蓋形成光影層次變化,營造了進入門廳的精神性與儀式感。
30.jpg
入口旁的校園形象水景墻,水流聲讓心境沈澱轉換
31.jpg
北側庭院-四季花卉體驗區,設置垂直蔬菜種植、紫藤花架,孩子自己采收作物,體會春秋變化
32.jpg
南側庭院-戶外體能活動區,體能活動區融入體能訓練遊戲器材、繩索攀巖、音樂牆等

低層高密度的街廓,必然往垂直向度發展,

而垂直校園動線上效率更高。

一二層以圖書大階梯貫通;

三到五層為年級教室,豎向可及性最高,

六到八層為科目教室,設計上強化科目主題,

九樓十樓為多功能演藝中心、體育中心。

 

年級教室打造學習型教學環境,

使孩子課堂外也閱讀創作、表現與同儕互動;

設計弧形創作走廊,融入小舞台、創作塗鴉、

展示板、照片墻;五邊形教室形成學習角,

下課時孩子能或坐或臥在角落學習。

 

四樓以上遠眺視野良好,

優美的城市文脈與山水景觀為教材的一部分。

體能活動區通透的圍墻垂直綠化,

呈現友善城市界面,也為城市創造亮麗風景。

項目名稱|台北普林思頓國際學校

基地面積|7800 ㎡

設計日期|2020年1月至9月

工程日期|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​

​更多作品介紹請點擊: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微信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