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樹影相伴,林間探索:都市中的森林學苑

〔國小。台北。台灣〕〔教育空間。建築設計〕〔工程進行中〕

校舍依地形微微抬升,錯落有致,

在繁華都會中,開闢一方親近自然的天地。

碧湖國小走過六十三載光陰,

如今將以全新的面貌迎向未來,

以「自然共融,學習無界」為理念,

每一處設計都強調人與環境的關係。

 

入口以階梯廣場和諧銜接地形與景觀,

使校園如同山勢自然展開。

校舍依地形微微抬升,錯落有致,

其L形巧妙串聯動線、平臺與景觀樓梯,

消弭空間界限,讓學習場域更立體靈動。

校園的核⼼中庭連結各學習空間,

開放式設計與⾃然⾊彩,

模糊學習與⽣活的邊界,充滿活⼒與交流。

圖書室是個光影交織的閱讀天地,

以挑高的樓梯設計,開闊有層次。

利用自然採光與通風,感受大自然的氣息,

保持教室與圖書室的清新與明亮。

項目名稱|台北市內湖區碧湖國小新忠孝樓

基地面積|38,391㎡

設計日期|2024年11月

工程日期|

​更多作品介紹請點擊: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微信
碧湖 (1).jpg
從入口動線的規劃到校園整體的佈局,皆考量人車分流的安全性與動線的順暢性
碧湖 (2).jpg
校舍依地形微微抬升,錯落有致,其L形串聯動線、平臺與樓梯,消弭界限,使其立體靈動
碧湖 (3).jpg
主入口和行政樓應地形氣候設在街邊,以樓梯、平台、動線和景觀圍出多個不同用途的空間
碧湖 (4).jpg
每一處設計都強調人與環境的關係
碧湖 (5).jpg
入口以階梯廣場和諧銜接地形與景觀,使校園如同山勢自然展開
碧湖 (6).jpg
碧湖國小以「自然共融,學習無界」為理念
碧湖 (7).jpg
公共廊道透過開放式的空間規劃,讓自然光灑落、微風穿梭,讓學習發生在每一處
碧湖 (8).jpg
牆面與樓梯由鮮明色彩點綴,營造溫暖且創意的學習氛圍;地面採防滑材質,安全兼顧美感
碧湖 (9).jpg
屋頂空間為有機園地,培養孩⼦對環境的關懷與責任,讓⾃然成為最⽣動的⽼師
碧湖 (10).jpg
LED屏幕讓人們掌握最新動態,舒適的空間讓家⻑接送時不再只短暫的停留,⽽是融⼊校園
碧湖 (11).jpg
核⼼中庭連結各學習空間,是晴⾬皆宜的活動場域
碧湖 (12).jpg
圖書室是個光影交織的閱讀天地,以挑高的樓梯設計,開闊有層次
碧湖 (13).jpg
利用自然採光與通風,感受大自然的氣息,保持教室與圖書室的清新與明亮
碧湖 (14).jpg
教室的個⼈櫥櫃和圖書⾓讓學習更有趣味,變成⼀個充滿探索與啟發的場所
碧湖 (15).jpg
教室堅固實⽤的硬體設施及可調式桌椅,讓每個學⽣都能找到最適合⾃⼰的學習⾓落
碧湖 (16).jpg
200座的視聽教室位於頂層,斜屋頂打造⾼⼤寬敞的階梯教室,既滿⾜教學也作集會場所
碧湖 (17).jpg
視聽教室牆⾯⿈綠的⾊彩線條,將活⼒⼤地的⾃然元素帶⼊室內,激發學習者的靈感與創意
碧湖 (18).jpg
依山而建的校園,處處與自然接軌

校舍依地形微微抬升,錯落有致,

在繁華都會中,開闢一方親近自然的天地。

碧湖國小走過六十三載光陰,

如今將以全新的面貌迎向未來,

以「自然共融,學習無界」為理念,

每一處設計都強調人與環境的關係。

 

入口以階梯廣場和諧銜接地形與景觀,

使校園如同山勢自然展開。

校舍依地形微微抬升,錯落有致,

其L形巧妙串聯動線、平臺與景觀樓梯,

消弭空間界限,讓學習場域更立體靈動。

校園的核⼼中庭連結各學習空間,

開放式設計與⾃然⾊彩,

模糊學習與⽣活的邊界,充滿活⼒與交流。

圖書室是個光影交織的閱讀天地,

以挑高的樓梯設計,開闊有層次。

利用自然採光與通風,感受大自然的氣息,

保持教室與圖書室的清新與明亮。

項目名稱|台北市內湖區碧湖國小新忠孝樓

基地面積|38,391㎡

設計日期|2024年11月

工程日期|

​更多作品介紹請點擊: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微信
bottom of page